今天因為朋友的簡訊,讓我認真的想,什麼是長大

 

前幾個禮拜,下班的時候,主任問我現在有沒有在別的地方兼課。我說,我才碩一,白天都還要上課,只兼了一個小小的助教工作。

他說,因為他在想,如果我以後想要當老師,他說不定可以幫我。

我尷尬的笑了笑,說了聲謝謝。

 

那時候我在心裡想,我才不要畢業以後還是繼續待在學校,我要出去外面闖闖,感受人心險惡,世間寒暖。

 

今天收到朋友加班的簡訊,她說,她不懂為了公司賣命的意義。

因為她在這個應該要美好度過的禮拜六,去公司加班了,簡訊最後一個字,幹。

 

然後,因為那個,幹,讓我在想,為什麼主任那時候問我的時候,我心中只想著我要真正的出社會,去感受身邊好多朋友常常抱怨的生活。

我開始意識到,我對長大出社會的認知,就是一個人很獨立的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就是周末也不能休假只為了得去公司加班,就是代表公司的立場被客戶們婊到想尖叫,然後也許想找一個人哭訴的時候,拿起電話不知道要打給誰,但是這一切的代價,就是能經濟獨立。

 

簡單的說,就是開始能擁有屬於自己的錢,但是真正開懷大笑的時候減少,真正想大哭卻只好忍住的時候開始變多,還有不再能像小時候一樣所有的一舉一動都帶給身邊的人歡笑和快樂。

 

為什麼我心中的長大出社會是由這些概念構成的?

 

我開始想,如果我一輩子都能像現在這樣,用我能做到的程度,把講台當作舞台,讓阿姨叔叔奶奶阿公們每次都很期待上日文課,開心的笑著學習,這是不是才是真正長大的意義。

 

我還記得,第一次站在黑板前上課時,看著眼前的大家一起笑著的畫面,好美麗,帶著暖度的美好。那一瞬間,我才知道原來我已經擁有一種新的力量,第一次覺得長大真好。

 

小時候,總覺得長大以後,就是要不平凡中帶著一種孤寂。

但也許,最真實最美好的長大,是一種平凡。不是北極星那樣,永遠在孤寂的夜空讓人追隨;而是像流星,無人追隨,但讓短暫仰望的人得到驚喜,留下美好的回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