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出身在務農的小鎮,所以家裡是綠色的。我爸也因為讀太多台灣歷史書,所以極度反蔣介石反榮民。

小時候爺爺照顧我,說他的時代給我聽,加上我都拿爸爸書櫃裡的書來讀,國中看了《蕃薯仔的哀歌》,還有一些有關台灣人被日本、國民黨壓榨的小說。
小時候,我不只反蔣介石反榮民還反日本。我反一切我只看到表面的可惡。

後來好像是在高中,我讀了爸爸書櫃裡的大河小說之一,王藍的《藍與黑》。默默的掉了眼淚,開始了解每各族群有各自的悲哀,榮民那種離開故鄉的心情,我何能體會,那種安慰自己說著,海的那一邊就是故鄉了。這本小說讓我不再懷著狹隘的厭惡,並相信每各離鄉背景的榮民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然後是王鼎鈞的自傳系列《怒目少年》、《關山奪路》,描述小時候的那本《昨日的雲》一直很想讀,可是還沒讀。

透過王鼎鈞的文字,看見大時代下流亡學生的困頓、無奈、悲哀。荒繆的時代總是諷刺的使人心更堅強。喜歡王鼎鈞用簡單的文字寫著看透生命的那種清澈和平靜。

單單只是歷史的角度不同,卻讓台灣的族群間的憤恨延續了這麼久。

上次回台南的時候,驚訝的看到小東路上的眷村已經被剷平,以前總以為它會一直存在著,就像歷史那樣,所以我改天再騎車進去晃晃,每次都改天改天的。現在好後悔。後悔我只用小說去接近那個小文化圈,卻從沒真正的走過眷村裡九重格襯著的紅色大門。

他們說,海的另一邊是故鄉,而海這一邊的土地上,也有一個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