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禮拜一上課的時候,老師說,你們不覺得翻譯是很なさけない(可憐,悲慘)的工作嗎?

 

因為我們總是會覺得是很理所當然的。

覺得從A語言翻譯成B語言是很理所當然的一個過程。可是這個過程裡頭,有很多艱辛,包括文化,地理,語言彼此間巨大差異,這些東西讀者幾乎是感受不到的。

 

以前我對於翻譯這個工作也覺得是理所當然。

因為我沒有做過太需要負責任的翻譯。

除了在百貨公司當過幾次幫忙日本公司騙台灣自己人錢的工作。比較感受到翻譯責任的也是這其中的某一次,我們只要努力達到平日五萬,周末假日十萬的業績,就能對社長交代當時的工作是,只要油嘴滑舌的在要翻譯的話裡頭,再加一些銷售語言和胡亂的拉哩,不需要太講究日文到中文的過程。

 

而我開始真正體會到語言轉換過程中的艱辛,反而是開始在補校打工以後。

剛學日文的學生(包括我自己),常常無法理解在文法順序上,和中文有很大差異的日文。

 

他們不太懂ラーメンを食べる到底在這句話裡面幹嘛,不能馬上理解全部で千円です在這裡為什麼要解釋成[助詞:狀況,或範圍]。大家心裡應該都覺得,翻成中文以後,就會不見的字,幹嘛出現在句子裡擾亂人心。看著他們困惑的臉,我總是很不忍心,常常用我在賣場學到的所有很台貼近他們年齡層的例子和講話方式,希望能讓他們不要討厭日文

 

然後下班以後,一邊騎機車,一邊想我幹嘛用這麼台的方式教日文日文和中文之間幹嘛有些東西翻譯不出來日文幹嘛助詞這麼多我的口條怎麼這麼沒有邏輯。

 

翻譯的過程,容易讓人身陷其中。就連我阿罵每次用台語講一些好笑的話的時候,再用中文[翻譯]一次以後,就變得沒那麼好笑了。

翻譯的過程會讓人得到一些什麼,可是同樣的,也會失去一些什麼。

 

就像老師說的,要把理所當然的A語言翻譯成理所當然的B語言,大家都覺得是很理所當然的過程。

可是要從一個理所當然到另一個理所當然需要的過程是多麼艱辛。但這個艱辛很難被大家看到。

 

老師在上課說的話,讓我感同身受,雖然我不是譯者,但是我現在有個社會角色是肉腳嫩咖靠日文賺錢的打工仔,這個角色幫助我比以前更能理解翻譯的困境。

 

然後,我最近讀到一本我好喜歡的翻譯書。前天,意外的看到翻譯那本書的譯者的部落格。裡頭有一篇文章是談他翻譯本書的艱辛過程。

於是我留言給他。向他說謝謝,說我好喜歡他翻的這本書。

 

剛剛看到他的回應:

某讀者:作書碰到讀者喜歡。都是最大驚喜。每次我做書,都抱著同一種想法,那就是小時候看到「約翰克李斯朵夫」,改變我的人生。總希望自己也能做出令讀者驚喜叫到「它,改變了我的人生」。

 

我決定,以後我要多給予負責任的翻譯者,多一點掌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